一、钢模板制造的核心工艺流程
钢模板制造需经过多道精密工序,主要流程包括:
1. 材料选择:通常采用Q235或Q345钢材,厚度范围为2-5mm(根据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》JGJ162-2008要求)。高强度钢(如Q390)可用于特殊工程,但成本较高。
2. 切割下料:使用激光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技术,精度需控制在±0.5mm以内。异形模板需通过CNC编程实现复杂轮廓加工。
3. 焊接成型:采用CO?气体保护焊或埋弧焊,焊缝需满足二级焊缝标准(GB50661-2011),无气孔、夹渣等缺陷。
4. 校正与整形:通过液压机或机械压力机对变形部位校正,平面度误差≤1mm/m2。
二、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
1. 表面处理工艺:
抛丸除锈:达到Sa2.5级清洁度(ISO 8501-1标准),增强油漆附着力。
防锈涂层:常用环氧富锌底漆+聚氨酯面漆,干膜总厚度≥120μm。
2. 精度检测:
使用全站仪或三维扫描仪检测模板尺寸,孔位偏差需<1mm。
预拼装测试:大型模板需在工厂模拟组装,接缝间隙≤2mm。
三、行业趋势与创新工艺
1. 自动化升级:部分企业引入机器人焊接线,效率提升30%(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2023年报告数据)。
2. 复合模板技术:钢-铝复合模板减轻重量(较纯钢模板轻40%),但成本增加约15%。
云南钢模板